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章 去赌坊见五爷

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太阳还未爬到天空正中央的时候,这辆牛车缓缓进了城,比他们预计的时间早了些许。

原身对镇上很熟悉,年轻的时候,她每隔十天半个月,就会将家里攒的鸡蛋、晒的菜干、山上采的菌菇等,拿到镇上兜售,或是以物易物,或是换些钱财。

同时,她对镇上也很陌生。自从长子薛满仓娶了媳妇周青梅后,她便开始放权,把去镇上的事情交给了他们,以此锻炼长子长媳掌家的能力。

郑晴琅虽然有着原身的记忆,但那就像对着屏幕观看一样,不及此刻身处其中来得真实。她慢吞吞得走在县城街道上,饶有兴致听着、看着、闻着、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市井烟火。

牛车是从西城门进来的,西城区这一片,主要是城外农户落脚的地方,这些农户大都挑着扁担,两个大大的竹编篮筐里,放着他们今早摸黑、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瓜果。

在这些汉族农民中,穿梭着不少的彝族人和哈尼族人,他们穿着民族传统服饰,手里售卖的多是在山上采集的草药,或是颜色鲜艳的手工艺品。

街道两边的商铺大都是老破小,卖着廉价的米面粮油、油盐酱醋,以及各种普通人家用得上的生活用品。

沿途也有各种类型的流动商贩,他们挑着担子沿街叫卖,有的敲云板,有的敲竹筒,还有的敲金属片,发出独特的叫卖声。

镇上的老住户只要竖起耳朵一听,就能辨别出哪家是卖针头线脑的,哪家是卖小吃的,哪家是修补东西的……

当郑晴琅两人脚下的路,从黄土泥路变成石板路时,就代表他们进去东城区了。

比起西城区的杂乱无章,东城区肉眼可见得规整了许多,除了商铺显得“贵”上许多,路上行人也换了一个样式,身上穿着的,最差也是棉布长衫,更好的便是郑晴琅也叫不出名字的绫罗绸缎,同西城区一水的深色粗麻布有着云泥之别。

郑晴琅和薛满仓预了今日要见“大人物”,所以身上穿得是彼此最好的一身棉布衣裳,身处繁华的东城区街道上,倒没有鸡立鹤群之感,但也能够明显他们是这其中的最底层人物了。

两人兜兜转转,终于在一家名叫“长乐坊”的赌坊门口停住。

郑晴琅虽然不认识这个时代的文字,但是“长乐坊”三个字却辨别得出来,内心暗暗发笑,这名字取得虽有几分讽刺,但也蛮符合赌徒的心理的,赌桌不就是赌徒的长乐世界嘛。

长乐坊门口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